Teaser Image

mindwind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摘要:作家是怎样写作的?


近期读了两位作家的自传性随笔,一本是美国作家史蒂芬·金的《写作这回事》,他的其他小说作品我倒没读过,只知道一部著名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改编自他的小说;另一本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二十多年前读过他写的《挪威的森林》。

作家作为一种职业是如何工作的?怀着这种疑惑我翻开了这两本书,并一气读完。

作家作为一种职业和普通职业是很不同的。按当前专业分工的大学没有一个写作专业,读完毕业后就能去找个作家的工作,大概也没有公司会招聘一堆作家,每天定点去打卡写作的。作家需要的技能似乎就只有语言文字,也许写点东西并不难,但要成为职业作家似乎并不容易。

靠写小说养家糊口、以小说家为业打拼,却是一桩极为艰难的事情。如同人生中其他事情一样,运气和机遇也是重要的因素。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它需要某种类似“资格”的东西。这东西有便是有,没有便是没有。当然,有人是生而有之,也有人是通过后天艰苦努力获得的。 这些人能作为职业小说家活跃二三十年,或者说存活下来,并有一定数量的读者,身上必定具备小说家优秀而坚实的内核。那是非写小说不可的内在驱动力,以及支撑长期孤独劳作的强韧忍耐力。或许可以说,这就是职业小说家的资质和资格。 —— 村上春树

村上君定义职业作家的“资格”,所谓职业就是能以此支撑你的生活和人生。而金先生对此也有类似的看法:

我试图告诉大家一个作家是如何成长的。不是说作家是如何造就的;我不认为作家可以造就,不论环境还是个人意志都不能造就一个作家。和人类一切需要天分和创意的领域一样,作家这个群体也是呈金字塔状。金字塔的底部是坏作家。上面一层是不那么重要却广受欢迎的作家,他们是称职的作家。再上面一层要小得多。他们是真正的好作家。在他们的上面——在大多数作家上面——是莎士比亚、福克纳、叶芝、萧伯纳和尤多拉·韦尔蒂这些人。他们是天才,是造物的神来之笔。 坏写手怎么也不可能被改造成称职的作家,同样,好作家再怎么努力也成不了伟大的大师。但是一个勉强称职的作家经过辛勤的工作,能进步为一个好作家。 —— 史蒂芬·金

金先生的意思也是作家资质很难造就,没有那种“内核”的人干不了这个职业。而一旦你拿到了“作家资格证”,你也会面临像其他职业一样类似的分层金字塔,塔尖都是天才们盘踞的。金先生表示,我自己大概通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写作算是爬到了倒数第二层的“好作家”之列,但始终跨不过那条顶层的分界线,才有如上兴叹。

作家是自由的职业,但自由的职业也是要求高度自律的职业。自由自律,矛盾又统一。作家能随意选择写作的时间,写作的地方,这是选择的自由,选择之后便必须将自己锁死一段时间,固定在一个地方,开始一心一意的创作。

地方不妨简陋,但有一样东西必不可少:一扇你甘心关上的门。你关门,等于是以你的方式告诉世界,也告诉自己,你言出必行,将凡俗事物隔离在外。你写作时,会想让世界整个消失,难道不是吗?当然是这样。你写作时是在创造自己的世界。 我一旦开始写某本书,除非万不得已,我不会停下来,也不会放慢速度。我如果不每天都写,我脑子里的人物就会开始走样。 —— 史蒂芬·金

写长篇小说时,我规定自己一天写出十页稿纸,每页四百字。即使心里还想继续写下去,也照样在十页左右打住;哪怕觉得今天提不起劲儿来,也要鼓足精神写满十页。因为做一项长期工作时,规律性有极大的意义。写得顺手时趁势拼命多写,写得不顺手时就搁笔不写,这样是产生不了规律性的。因此我就像打考勤卡那样,每天基本上不多不少,就写十页。 —— 村上春树

写作一旦启动,他们的规律性和自律性极强,如无意外,每天都会保持一个固定频率的写作节奏,直到完成初稿。这样日复一日的写作活动,注定了这是一份极其孤独的职业,按金先生的说法:“写长篇小说,就像乘坐浴缸穿越大西洋,你很多时候会产生自我怀疑。”而村上君则用了另一个比喻:“写长篇小说,时时觉得自己仿佛孤单一人坐在深深的井底。谁也不会赶来相救,谁也不会过来拍拍你的肩膀,赞许一声‘今天干得不错啊’”。

自由、自律、孤独、怀疑,大概都是作家这个职业的关键词。

了解了作家的工作模式,大概能明白为什么很难将作家当作一项职业去规划,甚至金先生和村上君也没有一开始计划去从事作家这个职业。

金先生从十多岁就开始写故事,然后投稿,之后就没下文了,持续了十多年,从中学写到大学毕业,再到工作、结婚、生子。慢慢的从没下文到开始收到退稿信(金先生表示这也算一种进步),直到第一次发表。

第一次发表之后,金先生就能以写作为职业了吗?没有。因为第一次发表只有几美元的稿酬,自己都养不活。他只是继续写下一部作品,直到不知道算第几部作品了,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卖出了大价钱。

“你坐稳了吗?”比尔(金先生的出版经纪人)问。 “没,”我说,“我得坐下说话?” “恐怕是,”他说,“我们把《魔女嘉丽》的简装本版权卖给了图章出版社,价钱是四十万美元。”。我惊得说不出话来。我脚下一软,但准确地说并没有跌倒在地,只是在过道里原地滑坐下去。 “你肯定没弄错?”我问比尔。他说绝对没有。我请他再说一遍那个数字,慢慢说,说清楚,好让我听明白,不要误会。他说数额是四,后面跟着五个零。“再后面是小数点,小数点后面还有两个零。”他又说。

那是一九七三年五月的母亲节,金先生一家挤在每月九十美元租来的房子里,这一天金先生相信自己取得了“作家资格”。

我写作是为了自我满足。我也许借此还清了房贷,送孩子上了大学,但这些都是附加的好处,我图的是我能沉醉其中的那种乐趣。写作不是人生,但我认为它有时候是一条重回人生的路径。 —— 史蒂芬·金

这就是金先生为何开始写作并持续写作的内在驱动力,而村上君则又有不同。村上君是早稻田戏剧专业毕业,但他的大学比较曲折,遇到学潮停课,前后七年才毕业。所以大学中途,他举债经营了一家小酒馆,开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而非进入通常意义上的职场,因为他自述是一个难以忍受职场阶级感的人。

通常大家都是先从大学毕业,接着就业,隔一段时间,告一段落后再结婚成家。实际上,我却是先结婚,随之为生活所迫开始工作,然后才终于毕业离校的。总之人生很难按部就班地依照既定方针运作。 —— 村上春树

三十岁以前,村上君基本都在艰难的经营小酒馆还债,三十岁那年的某天下午,他去棒球场喝着啤酒、看着比赛,一个念头突然冒出:“对了,没准我也能写小说。”犹如天启(epiphany),从此开启他四十多年的小说家生涯。

在某种程度上,我以自己的方式对那种 epiphany 的感觉作出了回应。夜深时分,结束店里的工作后,我坐在厨房的饭桌前开始写小说。第一部作品完成后,甚至没留底稿就寄了出去,如果没能发表,也许从此也就消失,不会开启一个小说家的职业。 —— 村上春树

金先生从小喜欢读恐怖故事,看恐怖影视剧,所以他基本只写自己喜欢的恐怖故事。我不喜欢恐怖故事,所以完全没读过他的小说,读自己喜欢的东西,做自己喜欢的事,我们的原则还是一致的。而村上君,除了二十多年前读过他的《挪威的森林》,可能还包括这本书之前的所有作品,之所以说可能大概是除了书名,时间已抹去了其他的记忆痕迹。

不过今年我重读了《挪威的森林》,那是村上君在日本经济泡沫进入顶峰时开始写的,日本国内一片喧嚣,周围的人们只谈论金融和房地产。村上只好避到国外,开始写这部小说,那年他38岁。人到中年再重读,发现对这部小说的感觉变了,和二十多年前完全不同,我只知道不同,但年轻时是什么感觉,已经随时间从记忆这个不完整的容器中漏走了。

村上君的书有一种特别的气质,连他自己都觉得奇怪:“我感觉可以在世界范围内看到一种倾向,当一个国家的社会基盘发生巨大动摇(或变革)之后,我的书就会在那里被广泛地阅读。”所以读完他这本自传性随笔后,倒是想再通读一遍他的其他作品了。

金先生的作家资格是通过努力获得的,而村上君的经历看起来像是天生资质,但毫无疑问他们都是作家金字塔上接近顶层的“好作家”一类,而我在写这篇文章大概算是参观这座金字塔的一个活动吧。


写点文字,记录此刻。
微信公众号「瞬息之间」,既然遇见,不如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