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ser Image

mindwind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摘要:一路上既有狂风暴雨,也有艳阳高照


学习投资和实践的路上走过了八年(2015-2022)了,至此想做一个整体的回顾,回首过往,再看看怎么走向未来?

我是2006年入市的,2008年的大熊市套牢后我基本离开了股市,直到2014年底又重新回到股市,再次开始尝试一轮新的投资学习和试炼之旅,至今八年过去了,到2022年算是一个分水岭。先回顾一下过去八年的整体情况,如下图:

八年中经历两轮完整牛熊转换,有四年亏损,有四年盈利,但整体算下来八年复合年化收益率还是正的。按股市一赚二平七亏的说法,这八年的投资学习阶段算是毕业了,成绩按ABC打分法,自我评价大概就是B+的样子。

2015

为什么是2014年重回股市?因为这一年又进入了牛市,但那时我离开股市太久,感觉迟钝,感知到的时候已经是2014年末,进入牛市下半程了。之所以感知迟钝的另一个原因,2014年中刚把所有钱用来提了一辆车(还贷了点款),没钱可投,自然也就不关心股市。但到2014年末时,市场行情似乎已经波澜壮阔起来,想不知道都不太可能了。

牛市撞上来了,那时让我感到困扰的事就是没钱,能凑出几万块炒来炒去又有多大意义呢?而当时正好看到一个观点,大概意思就是如果要严肃认真的参与投资,最低本金标准你得拿出一年的工资,要不花那个精力去研究投资是不值当的。但我当年余下来的工资也就剩那么几万块而已,真是略显尴尬。但觉得牛市难得,还是得参与一下,有个办法就是预支一年工资来投入,后面每个月发了工资用一年时间慢慢还。还好那时各种金融业务非常发达,这个办法实施起来并不困难。就这样,2014年末,拿着预支了一年的工资,重新回到了股市。

2015上半年是牛市,下半年是股灾。而且这上半场的牛市也有点群魔乱舞的感觉,都是一些概念性质的中小盘股在大涨特涨(以当时的暴风/乐视为龙头)。2015年初,一开始我也是参与各种概念炒作,一阵炒作猛如虎,还是能够翻倍的。但后面炒作结束的调整下跌也来得猛烈,很快就还给了市场,差点亏损。一阵痛定思痛,感觉还是要回归价值,但当时对价值的理解很肤浅,觉得银行股低估值就是价值,买了最喜欢的招行,却意外安稳的渡过了2015年,避开了小盘股流动性危机导致的多次大型千股跌停名场面。折腾了一年,最后只保住了少部分收益。

2016

2016是让我彷徨的一年,过去一年刚经历一轮尖顶的牛熊切换,心有余悸。

我认识到自己的投资方法不对,但又还没有找到觉得对的方法。这一年的投资学习大部分就在寻找研究投资体系中渡过,看了一些书,接受了一些价值投资理念的洗礼。但我受A股荼毒甚深,当时是怀疑A股真的可以价值投资吗?还没有清晰的思路,2016又经历一段熔断风波,战战兢兢的,主要仓位还是龟缩在招行不敢动。因为招行的缘故,关注到了雪球一个大V(@云蒙),他提出了一个银行股估值差异的轮动思路,底层逻辑是银行业务的同质化,估值差异不应该那么大。彼时,对公司理解非常肤浅,对银行业务更是不太了解,仅凭个人接触过的那么少数几个银行业务,感觉似乎有点道理,受此影响在2016年底,我根据估值差异换了1/3仓位的招行到兴业银行,另外由于招行A/H股在今年也出现了比较大的差价,把招行A股换到H。后来回头看,换H股是比较成功的,换兴业真是败笔,但从招行换到其他行,我的失误远远没有云蒙那么大。

这一年也在雪球,还关注到了另一个大V(@DAVID自由之路)。他也是IT行业程序员背景,还写了一本低风险投资的书。之所以关注是发现这是另一种有别于价值投资思路的方法,但我看完他的书,感觉里面各种低风险套利投资思路除了打新股和可转债,都不太适合我这类小散户。也是这一年他在雪球发起了私募基金,我决定继续保持关注,看看其公开的收益水平如何来验证他的方法。而当年DAVID的基金取得了近20%的收益率,在这年是非常不错的表现,也埋下了让我购买他基金想法的种子。

经历股灾和熔断后,基本牛市已经往事,下一个牛市又在何时?在下一个牛市之前我除了要找到自己的方法,还有一个重要的主题:攒够本金。投资中有个长盛不衰的热议话题:多少本金才适合全职投资?我依稀记得当时在雪球有很多帖子讨论这个问题,有个观点大概是需要20倍年薪。这个20倍一下让我想起小时候看过的漫画《龙珠》,里面有个招式叫“界王拳”,这个招式刚出现时感觉已经挺厉害,到后来打弗利萨时,卡卡罗特一上场就用的20倍界王拳。用打弗利萨类比下全职投资,20倍界王拳大概是能上场的前提,但也不一定打得过,还得在战斗中像卡卡罗特那样去突破到超级赛亚人,才谈得上一个稳健可持续的全职投资之路。

2016年慢慢在寻找投资方法和攒本金中过去,这个过程中,我开始渐渐接受价值投资理念。用今年慢慢攒下的工资,也尝试自己选了几只感觉上的价值股(中国平安、永辉超市、大华股份)建仓,正是这几只股加上招行奠定了下一年的丰收。

2017

这一年的A股,说它是牛市,确实是;说是熊市,它也是;说是平平淡淡又一年,也可以。这取决于你的持仓结构,如果持有的是沪深300,就感觉是牛市,如果是沪深300中后来以各种“茅”命名的龙头股,甚至感觉会是大牛市。如果持有的是创业板中的小盘股,那就是熊市了。如果是综合均衡配置,也就平平淡淡又一年了。

这一年除了尝试自己的价值投资方法,我也在考虑投资DAVID的私募,一方面是我对自己的方法还不是很有信心,另一方面我基本理解了DAVID的方法逻辑,但从操作层面又不太适合小资金。另外同时用两种方法分开投入,也起到了分散配置和压力的作用。但还有一个问题是,投资私募一次性耗资较多,没办法我又故技重施,继续向未来预支,毕竟当时我的职业生涯还在冉冉上升期,对未来是充满信心的。

从结果来看,我基于龙头价值选股的方法是完全匹配今年的市场风格,虽然既没买到最低也没卖到最高,但其中大部分个股从低点到高点有3倍涨幅,吃下了中间一段,收益也相当不错。而DAVID基金偏综合均衡配置,且更偏折价较多的中小盘中证500指数,就属于平平淡淡的一年,虽然是正收益,但跑输沪深300较多。

2017年从结果看起来是成功,既增长了财富也增长了信心,但投资结果很多时候你分不太清里面有多少部分是运气,而运气又会掩盖方法的漏洞和个人的缺陷。“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当运气没有的时候,可能就该还了,何况下一年还有厄运降临,还得就很彻底了。

2018

这是过去八年中最凶险的一年,整体接近腰斩,利润全部回吐干净并倒亏了部分本金。

这一年的开端是一片欣欣向荣,去年的投资创下新高,当年收益超过了当年工资。我当时还在京东工作,在1月初刚刚完成了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次技术晋升达到了新高,而公司上市快四年,股权激励的股票也解锁了不少,也是在这个月京东股价创下50美元新高,正是信心大涨的时候,却不知后面的这一年是一个接一个的危机等在前方。

也是在这个时间点,因为小孩再过两年就要上小学,当时房子正在最后一轮上涨的尾声,我正在考虑购入一套学区房。我的资金全在股市,要买房就必须卖出股票,但2017年给人的感觉是一轮新的牛市似乎正在抬头,颇为犹豫。考虑职业生涯也前景可期,买房的首付大概也就是几年工资现金流就能覆盖,于是我再次向未来预支,而没有卖出股票。后来,2018年的事大家都经历过了,先有中美对抗带来的宏观风险,再有去杠杆带来的资金紧缩,股市大跌。而京东自身也在这一年出了大问题,黑天鹅飞出好几只,暴跌一整年。

当时手上的重仓股,除了招行和平安,其他基本都完成了-60%的回撤。因为买房的原因,全年的现金流没有补仓,也不敢补仓,甚至到四季度的时候,还担心招行是不是也可能扛不住补跌。负债和其他股暴跌的压力,让我在这时清掉了跌幅不大的招行,归还了一部分买房债务(后记:这一次清仓招行的价格在25元附近,之后再也看不到这个价格了,即使招行2022年也出了黑天鹅事件)。

2018年直到12月才看到一丝曙光,宏观上的乌云渐渐散去,京东自身的危机也在消弭。A股账户上除了清招行,还剩下平安和一些腰斩股。DAVID的基金在2018年以-4%不到的跌幅守住了微弱的盈利,让我认识到分散和非相关性配置的作用,于是继续坚持持有。

2019

这一年本是拨云见日的,但春节一过又是一场危机。这次的危机倒不是股市上的,而是职场上的,但这影响到了我的投资规划。

2018年的京东公司经历了惨痛的一年,19年初发起了自上而下组织调整和梳理。这一次调整的力度并不比去年互联网全行业遭遇下行的调整力度小,当时公司总监级以上首当其冲,人人自危。当时面临的情况是一旦被调整了,职业生涯可能出现断档,现金流也会出现断档,即使只断几个月也承受不起。毕竟之前的规划中,可是预支了至少三年的未来现金流来慢慢偿还房子的首付。这时我感觉必须得去杠杆了,至少先去一部分,降低后续的现金流压力。

但怎么去呢?砍掉哪些仓位,保留哪些?经过一番思考和斗争,我没有走平均降低持仓的思路,而是保留了京东(当时跌幅最大,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保留了DAVID的基金(跌幅最小,但和我自己的方法及持仓配置具有高度的非重合与非相关性),最终砍掉了我自己管理的A股账户大部分的仓位,倒在了2019反弹的黎明前。直到今那的职场危机过去,感觉还能再坚持两年的情况下,后面才慢慢又用工资现金流加回A股的仓位。

我的A股账户真是艰难,吃全了2018年的下跌幅度,2019年只有上半年反弹不到4个月,后面的时间基本在横盘。但我已经错过了2019上半年的反弹,仓位慢慢逐月加回来,倒是很快就吃到了2020的新冠疫情爆发急跌,这个账户直到2021年才基本从18年的大坑里爬出来。

2020-2021

这两年的股市大概可以用《桃花扇》里那句“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来形容。

2020年春节前后,新冠爆发,A股一片哀嚎,美股一周熔断好几次,但后面没想到确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大放水牛市,尤其以各类“茅”领头的赛道牛。其中又以医药、半导体、新能源、消费、互联网这些赛道为最牛。医药、半导体、新能源这些行业赛道都很专业,我都不懂,只是随着大势用增量资金轻仓参与了一截趋势上涨。消费以白酒为旗帜,但可惜直到茅台涨到2000块我才学会喝白酒并理解白酒的商业逻辑,再看消费股的估值实在下不去手了。

各个赛道轮番上涨,只要抓住一条赛道,老老实实捂住仓位,基本就不可能错过2020的牛市。牛市考验人性的地方在于,一段时间内,总是见不得别的赛道涨得更快更猛,自己的涨得慢或者不涨。总想跃跃欲试,灵活切换到更快的“车”上,但往往就是在这种切换中遭遇反复打脸,毕竟牛市也会有调整下跌。另外就是恐慌的时候,不敢上仓位,犹犹豫豫等到人多起来,胆子也才大起来,高位加仓,结果往往不妙。

2020年主要仓位就这样守在自己熟悉的互联网领域,小部分资金参与了其他赛道的趋势,有些成功,有些失败,整体影响不大。直到2021年初,各个赛道都开始陆续见顶,但顶往往也是事后好久才看得出来。一开始是楼在晃动,后来是有些开始塌了,再后来,突然一些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整体一起塌的稀里哗啦的。

上涨的过程持仓是在不断发散的,后来的增量资金,因为估值不断上涨的原因,不敢继续加仓,而是去寻找相对没那么贵的股。而下跌的过程,持仓却是在不断收敛,没那么熟悉和有信心的股不断被止盈/止损卖出,而那些曾经一直关注但太贵的股,现在跌回了合理,又从合理跌到了低估,再从低估杀到了恐慌级的极度低估。资金就不断集中到那些我最熟悉且最有信心能渡过这次熊市的股票上,然后耐心等待下一轮周期。

这期间,耐心不仅仅在被近一年熊市消磨,也在被疫情消磨,双倍消耗。我依稀感觉,这时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培养新的耐心,去抵抗住这种双重消耗。

2022

刚过去的一年是非常跌宕起伏的,上半年和下半年各出现一次单边大幅下跌行情,但两次大跌后又都出现了非常快速且凌厉的反弹,形成了两次深V。如果从全年的结果来看-10%的亏损不算多,但这两次深V都带来-40%+的过程回撤,而且回撤的速度非常快。其中尤以我重仓的互联网方向为最,记得中概互联指数有过好几天连续每日-10%+的崩溃式杀跌。

从过程上来说,2022年这两次深V对于想要抓节奏(避开下跌,抓住反弹)的交易选手来说是非常有考验的,见到不少人被反向打脸了。而我属于长期持有的风格,对于这种快速反转的市场风格,只能无动于衷,雷打下来的时候都在场,反而没那么糟。

到2022年经历了八年投资之路,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稳定的投资风格。而我感觉每个人的投资风格都应该是个性化定制的,都是在长期和市场的交手中逐渐被锤炼出来的,结合了自己多年的知识、认知、性格以及对市场的理解后形成的。我的投资风格经历八年锤炼后,大概形成了如下核心理念:

  1. 坚持股权的长期价值;
  2. 坚持以价值投资为基础的资产配置;
  3. 坚持不用杠杆。

第1点,坚持股权的长期价值;可以这么理解,过去二十多年中国是房地产的大时代,但目前正在逐渐转向股权时代,未来的财富锚,养老都会和股权的长期价值相关。房地产不是说就被抛弃了,只是说再没有那种轰轰烈烈适合全民上车的大时代机会了。

第2点,坚持以价值投资为基础的资产配置,就是以企业股权价值为基础去考虑资产的增值和保值,而不是预测市场并去博弈。2022年的市场给上了一堂变幻莫测的课,所以与其预测,不如做好配置去应对就好。

第3点,坚持不用杠杆;长期投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轻易被淘汰出局,经历了2018年后我就一直在去杠杆,到2022年不仅没有杠杆了,也不再满仓,永远保留一个现金仓位。从某种意义上现金仓位就是机会成本,但这个成本是必要的,长期投资总会有类似近两年这种困难时期,这时候现金仓位给了你坚持下去的底气。

2022年跌宕的背后是环境的震荡,情绪的失控,暴风雨之后,会有彩虹吗?

如果把投资比作攀岩(之前看了《徒手攀岩》这部记录片,印象深刻),在此之前的八年算是带着安全绳在攀岩,这期间的每一次投资失误(失手)都可以靠工资收入慢慢定投摊低成本,等一波反弹或牛市基本就能满血复活。工作十五年,工资收入经历了十多倍的涨幅,进入2022年后,互联网行业大刹车,收入增长的天花板已至。另外,当投资规模过了一个临界点,工资收入基本就不可能充当安全绳了,从此开始进入徒手攀爬的阶段。

投资路上有个很大的障碍叫:心障。投资真的太容易犯错,犯了错,人的本能容易去找一些外部原因来为自己开脱,不能很诚实的面对自己,这就是“心障”。之所以回顾并写下来,有一个动因就是为了从当前客观的看过去,现在的自己和过去的自己能有一个诚实的“对话”。客观的记录记录、分析分析,减少未来犯错的概率,毕竟徒手攀岩是不能出现大的失误的。

职场的山已攀过,投资的山刚起步,上山、下山、再上山,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写点文字,记录此刻。
微信公众号「瞬息之间」,既然遇见,不如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