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dwind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摘要:什么才是理想生活呢?
《月亮与六便士》这本小说久闻大名了,一直以来都想读,却又一直没抽时间读,最近终于找出来读完了。小说人物很少,情节简单,独具风格,引人深思,确实担得起它的名气。
首先,书名就很有味道。六便士是当时英国银币的最小单位,有个朋友跟作者毛姆开玩笑说,人们在仰望月亮时常常忘了脚下的六便士,毛姆觉得挺有意思,就起了这个书名。月亮是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则是现实。
小说主人公的经历原型来自法国印象派大师保罗·高更,这样更让小说有了点传奇的味道——一个职业证券经纪人,人到中年开始学画,后来成为一代大画家。这怎么看都是一段传奇的人生故事,但毛姆只是借用了这段经历轮廓,来塑造了一个更极端的主人公,借此探讨一些基本的人生问题。
理想
也许每个人都有理想,但在追寻理想的路上,一直被现实所牵绊,而绝大多数人没有勇气,也没有能力去摆脱这种牵绊。
主人公人到中年时,为理想做出了一个极端的选择,书中有一段生动的描述:
“那你到底是为了什么要离开她?” “我要画画。” “可是你都四十岁了。” “所以我才着急啊,再不开始就太晚了。” “我跟你说了我必须画画。这由不得我自己。一个人要是落了水,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无关紧要,反正他得从水里挣扎出来,不然就得淹死。” “你多大了?二十三?” 我盯着他看了半天。我无法理解。我认为他是疯了。可别忘了,我那时还很年轻,他在我眼里已经是个中年人。如果是我要碰碰运气,倒是说得过去的;可他已是一个告别了青春的男人,一个受人敬重的证券经纪人,家里有妻子,还有两个孩子。对我来说是自然的人生轨迹,对他来说应该是不着边际的。
何谓极端?为了画画这个中年男人离开了自己的家,抛妻弃子,和前一段人生彻底作别,开始了作为一个画家的孤独旅程。他心中有一个理想王国,他后半生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理想王国之中。毛姆以“我”为第一人称角色来表达其观点:“我问自己是不是在他的心灵深处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创作欲望,这个欲望虽然被他的生活环境所抑制,却一直在顽强地成长,就像癌细胞在人体组织中不断长大一样,直到最后完全控制住他,逼迫他无法抗拒,只能付诸行动。”。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主人公,他被塑造成了一个极其冷酷、自私、粗暴、而且是很不理性的人,但你又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他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理想主义者。好的小说,在于塑造出深刻的角色,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极端矛盾的角色,一方面你会感到他很讨厌,另一方面又会对他产生隐隐的敬佩。
敬佩的来源在于,我们不时埋怨生活太井然有序了,但走向理想的胆战心惊又往往让人却步。
生活
也许我们不像主人公有一个强大的理想王国,但多多少少有一块理想之地,而这块理想之地通常是其他人很难触及的。
小说里,主人公离家出走后他的妻子很难理解,一直猜想是有第三者插足,然后借助作者“我”的第一人称角色去搞清楚了老公离家出走的理由:原来是画画。这就变得更难理解和绝望。
“我说不准。你的意思是不是说,如果他是为了一个女人离开了你,你可以原谅他,但你不能原谅他为了一个理想而离开你?你认为女人你能对付,而对于理想你无能为力?”
他的妻子是一个现实的人,也自觉能搞定现实中的第三者,但对他的理想之地一无所知,也深感无能为力。
我们也许只能偶尔去这块理想之地看看,却很难像主人公那样放弃现实,生活在自己的理想之国中。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交流,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而不确定的。我们可怜巴巴地想把自己内心的宝贵感悟传送给别人,但是别人却没有能力接受。因此我们只能踽踽独行,虽彼此并肩,却形同陌路”。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这是对这部小说关于人生选择的一种解读,读完全书,内容中既没有出现六便士,也没有月亮,作者就像一个旁观者给我们展示和描述了主人公的极端人生选择,但这并不是适合多数人的选择,这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生活:
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欢的环境里,享受内心的宁静,这就是糟蹋生活吗?当一个有名的外科医生,每年赚得上万英镑,娶个漂亮妻子,这就是成功吗?我认为,这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你要对社会尽到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而我更喜欢书中一位活在现实中的船长的观点,他说:“我也有我的追求。在我的生活中,我也是艺术家。”,只是他的艺术表达不是画画而已。我想,生活中的艺术家,大概就是那种能在现实与理想之地间自由穿梭的人吧。
…
总的来说,这更像一部人生哲学小说,读后让你无可避免,挥之不去的思考,一会低头看看六便士,一会抬头看看月亮,内心怅然。
如果你现在的人生并未产生类似的挣扎,其实可以晚点再读这本书。
写点文字,记录此刻。
微信公众号「瞬息之间」,既然遇见,不如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