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dwind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年底了,万维钢在本年度专栏的最后几篇介绍了一本书叫《第二座山》(作者 David Brooks,他还另有本挺有名的书,中文版叫《品格之路》)。“第二座山” 是一个比喻,是原书作者提供的另一种看待人生路上的视角。
第一座山
既然人生路上有 “第二座山”,自然也有“第一座山”。而这第一座山的本质可以用 “马斯洛需求金字塔” 来表达:
几乎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都是从攀登第一座山开始的,从小到大,从学校到工作,都是在不断攀登这座自我实现的高峰。人生很长很长的时间,就慢慢在攀登这第一座山的路上耗去。
因为个人天赋、能力和机运等等因素,我们在攀登这座山时感觉越发困难,最后慢慢停留在了这座山的某个位置,上不见头,下不见底,进退两难,充满焦虑。
给 “第一座山” 贴个标签的话,正如马斯洛的塔尖所示,叫自我(ego)。攀登第一座山是塑造自我,并实现自我的过程。
第二座山
“第一座山” 是为了自我,而 “第二座山” 是为了自我之外的东西,可以是为了别人,也可能是为了某个抽象的信念或使命,你宁愿放下自我,甚或失去自我。
如果是为了别人,在普通人中最常见的可能是为了孩子,现实中有很多人会为了孩子而忘记自我,甚至牺牲自我。做了父母的人肯定有过这样的感觉,有了孩子后,就开始在慢慢失去自我,会以孩子为核心来考虑问题。
这方面做妈妈的会失去的快一些,多一些,而爸爸则会相对更纠结于在自我和失去自我之间。这可能是在养育孩子长期形成的社会习俗和分工基础上,导致的现象。对此,我也深有感触,为了孩子短暂的失去自我,进入忘我的感觉其实蛮不错,充满喜悦。短暂的忘我时光之后,我又会把自己拉回到长期的 “自我” 轨道之上。
为了孩子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会放下自我,但有些人会为了更抽象的东西,走上了第二座山的攀登之路。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有一部载入影史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二战期间,辛德勒是一名德国商人,他的第一座山爬得很成功,但电影讲述的是他攀登第二座山的故事。
所以,第一座山关乎个人、成长和获得;而第二座山讲依赖、忘我与付出;第一座山追求的是(成功)的幸福,第二座山得到的是(道德)的喜悦。
感应召唤
第一座山,通常和职业、职业生涯以及个人事业有关;第一座山,也是可以有条件的选择的。
职业是可以选择的。你看看自己擅长什么,市场需要什么,考察一下这个职业的经济激励,做出人生规划。
而第二座山,通常不是你主动的计划和选择,你是被召唤的,你只能选择是否去响应这样的召唤。辛德勒没有计划在 1944 年拯救 1200 名犹太人,在那个年代,那个环境下,他感受到了某种召唤。
在这部几乎全程黑白的电影中,用一个小女孩的一抹红色表现了这种召唤,辛德勒选择了响应它。
了解了 “第二座山”,我开始有点理解一些早可以退休的大人物了,为什么还在工作。但无论大人物,还是小人物,每一个正在攀登第二座山的人,都是值得敬佩的。
…
这么多年一直在爬第一座山,突然发现,原来 “我” 并不重要。无论你是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这个世界都不重要。
人生就是爬山,不在第一座山上,就在第二座山上,也可能同时在爬两座山;两座山都爬过了,也许会感觉人生更完整吧。
此刻瞬间
如今,攀登在第一座山的路上,遥遥希冀着第二座山的召唤。
写点文字,画点画儿,记录成长瞬间。 微信公众号「瞬息之间」,既然遇见,不如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