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dwind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近来经济形势不太好,环境所限“开源”起来就比较困难,只好“节流”。所以开始对生活中的消费子系统进行了一番审视,看看能否优化重构一番。
再结合近期读到的几篇万维钢关于“生活黑客”的文章,特别是其中涉及的一个概念——精要生活,颇有一番恍然的感悟。
精要生活
“生活黑客”引申自黑客,而黑客的概念来自程序世界,它凝聚着一种核心的行动理念——破解与优化。而生活会被黑客看作一个系统,而系统就总是能够被重新拆解并优化的。
精要主义的精要在于,你不应该接受生活的默认方式,你应该按照自己的设计去生活。精要主义代表更主动、更刻意、更有纪律、更系统化的生活方式。
—— 万维钢《生活黑客:精要主义之精要》
按如上的表述,我理解的精要生活是一种经过主动设计的,更体现系统特性的生活方式。精要生活主义本是从极简主义发展而来,但对物质的追求不再刻意,不追求多,也不追求极少(简);对美好的物质有追求,却又不为外物所控,对物质的追求恰到好处:增之则太多(冗余),减之则不够(不便)。
所以,精要生活并不极简,更不简陋,它不断再用更好的物质替代旧有的东西,因此还有点轻奢,却不浪费。用程序员的行话来表述:资源不断迭代变得更好,而且资源利用率也不断提升。
重构消费
就在这样的精要生活理念指导下,开始了一次生活消费系统的重构。
什么时候我开始感觉到需要重构的?就在一年多以前,对房子做了一次重大升级,换了一个更大一些,更新一些的房子。刚搬进来时还感觉空间蛮大,四壁空空,一年多以后,发现空间越来越不够用了。
太多太多已经好久没用的东西,慢慢堆积,开始占据了越来越多的空间;冗余的东西越来越多,扔掉感觉是一种浪费,但留下何尝不是一种浪费。我承认物质的冗余是有必要的,任何系统都需要有一定的冗余度来保卫自己,但保持多少的冗余度是合适的?这既是生活的智慧考验,也是一种能力要求。
当我开始审视当下的生活系统状态,明显冗余度是过大了,但专门的重构我们都知道需要一次性付出不菲的代价(时间和金钱),因此我暂时选择了一种过程性的迭代优化方式,可以简化表述为如下两点:
-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 确有必要,增1减1+
在这样的行动原则下,系统会不断简化,冗余度降低,每一次增加都会带来精简,而且减得更多。
消费换代
如果一定要替换,必然产生新的消费,新的消费带来成本。
苹果上个月刚发布了iPhone11,在精要主义的消费理念下,我应该不会因为多一个摄像头或者想换个颜色就去用新的iPhone11替代掉当前的iPhoneX。以iPhone这个产品为例,什么时候我才会换代?只有当旧手机的硬件已经跟不上软件的升级换代,严重影响使用效率和体验时才会考虑。
换代,既不是消费升级,也不是消费降级,它就仅仅是一种换代,是生活不断向前的一次迭代。
有一本书叫《第四消费时代》,是日本的三浦展先生写的,他对日本经历的几个消费时代提出了一些洞察和见解,可以概括如下
- 第一消费时代:那时资源短缺,城市形成,人口正在往城市慢慢集中,但是消费品还不充足(对应中国计划经济时期,还在用粮票控制和分配短缺的基本生活消费品)
- 第二消费时代:工业化大发展,资源开始普及,洗衣机,冰箱,电视进入了百姓家,GDP快速上升,平均增速为9%(日本 1956-1973,中国 1990-2011)
- 第三消费时代。GDP增速下降到5%左右。由于资源丰富,所以大家不再简单的满足于拥有,而开始重视个性化,品牌化,差异化。追求名牌,追求豪车,追求各种功能的车(跑车、SUV、房车等)。同时大家更追求一些心理和体验上的消费,例如:听音乐剧,旅游,运动健身,健康餐等。(接近当下的中国,GDP增速下降到 6%)
- 第四消费时代。GDP增长缓慢或不再增长,人们的幸福观念也发生变化,不再追求贵,追求名牌。不再满足于炫耀自己的消费能力,转而追求内心的满足,比如节俭、共享、环保。
作者认为,无印良品就是第4消费时代的典型品牌。设计简约、排斥过度包装、强调文化和环保,而且(在日本)价格便宜。正好家附近的商场就有一家无印良品店,经常逛,很少买,在中国的消费水平上看还属于简约有余,便宜不足,近于轻奢品牌。
而另一些近年兴起的国货电商品牌,更开始有点代表中国第四代消费的感觉了,比如:京东京造、网易严选、小米有品。在品质和价格的平衡点上拿捏的更符合当代中国的城市消费水平吧。
之所以要这么在意品质和价格的平衡点,这也是精要生活主义所要求的——生活在一定的品质之上,却又没有那么高的替换成本。保持不冗余不浪费的隐性要求是,随时具备可替换的选项,也承担得起替换的成本。
我们不一定要消费升级,必要的时候进行换代就好。
…
实践了消费系统重构与消费理念换代,一个明显的感受是:焦虑感降低了,物质欲望也降低了,同时内心满足感和掌控感提升了,而且更省钱了,其实也省得不多,因为如今物质商品消费已经不算是家庭的最大头消费了。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系统,都值得好好优化和重构吧。
瞬息之间
生活的两重空间,物质是有限的,填充太多会感觉拥挤;精神是无限的,填充的太少会感觉空虚。
写点文字,画点画儿,记录成长瞬间。 微信公众号「瞬息之间」,既然遇见,不如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