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ser Image

mindwind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前两天成都出了太阳,本以为寒潮就此过去。结果今天又冷风呼呼吹,缩在家看书。手机震了一下,是微信有新的提醒,打开一看是 「小道消息」推送了一篇《学计算机的同学们啊,想清楚再去读研究生》,读完感觉一下击中了些什么,然后泛起一片片好多年前还在学校时的陈年旧忆。本来不打算在年前写文了,但感觉一下好像有很多想说的,就此写一篇吧,因为我就是计算机研究生毕业啊。

说起和计算机的渊源可以回溯到二十年前,我还在读初二。所在学校是四川一所少数民族中学,硬件条件不太好。那年国际友人赞助赠送给了学校几台 Apple II 代电脑。作为在学校成绩前列的学生在唯分数排名的背景下还算有点小「小特权」,这点小特权就是可以接触这批电脑,所以在那时我为了搞懂怎么玩这些电脑也去学了下 BASIC 语言,然后在上面编程并在 Apple 单调的绿色屏幕上画出一些几何图形。那时成就感还算挺满足的,一度想以后一定要考清华的计算机专业。(当时觉得清华就是最好的学校,计算机是最爱)。

实际情况是上了高中学习压力大大增强,再也没时间去玩这些电脑了,光应对考试就应接不暇,渐渐就忘了初中那时的想法。到高考填志愿(那时是考前填)时我觉得自己对物理最有兴趣就填报了南大的物理系(好吧,当时我没信心我能达到清华的调档线水平)。就像李笑来在他的书《把时间当作朋友》中说到的一个事实:「往往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我选物理专业大概就是这么回事,可能觉得当时物理最好,所以很有兴趣。

如今看来有意思的是高考数学发挥失常导致总分不够南大调档线,落在二志愿东北大学调配专业。调配就变成了机械工程专业,一万个不愿意啊。开学报名父母陪着我从四川坐了六十多小时的火车到了沈阳,刚到学校落差还是蛮大的,一度表达想回去复读再考。父母也够狠心的,某天没跟我说就偷偷离开了沈阳把我丢在那里断了让我回去复读的念头(庆幸没复读,要不又浪费一年)。然后我就在一个不喜欢的大学读个完全没兴趣的调配专业。

还在新生军训,学校说要增开一个新专业:工业设计,后来随着 Apple 的崛起,这个专业应该还算不错了。学校说可以从其他专业转过去。我立刻就报了名。但要考试,主要考美术基础。Orz 我这个一去考就立刻被打击的不行,绘图说完全没有透视感,淘汰。然后继续留在机械专业,而机械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机械制图最需要的就是立体思维能力。而我这就是弱点(高中时立体几何就是弱项),自然机械三视图就画的很惨,几个学期都是擦着及格线过的,苦闷无比。

读完大二,机会来了。国家兴办软件学院新开软件工程专业,我当时在机械专业就对 C 语言比较感兴趣,就义无反顾去转专业。新专业这回不考试,唯一的门槛是学费,机械专业一年学费 4k,软件工程本科一年1万6。读一年当别人读四年了,这对当时一个工薪家庭压力不算小,不过最后父母也支持了(实际借了钱)。这个专业的前两年招生也算奇葩,直接从当时辽宁所有大学大三想换学校换专业的学生中招(前两届是没对高中毕业生招的),不过外校学生不像本校除了高学费还要考试筛选一遍。总之我就是这么绕到了学计算机这个专业的路上。

软件工程作为一门新开专业的初衷是相对计算机专业更偏应用,对接企业用人需求。但后来毕业时企业来招人还是招计算机系的,歧视软工的。为什么呢,企业的说法是,你们一个新专业大三才转过来,读了两年。计算机系人家读这个专业四年。正常点想肯定计算机的基础更好啊,然后给当时那届的软工本科毕业生一个新的叫法:小本。所以在「小道消息」那篇文章里说:「我们本科生出去受歧视啊」。我就哎了,那时一个学校同为小本科还被大本科歧视呢。

你说我从机械专业跑到软件工程有没想到过以后互联网大发展,前景比机械好。老实说当时真没这么远见,当时对互联网的认识也就是聊下 QQ 好吧。到快毕业了,开始找工作了,也没想考研究生,各种跑会(招聘会)。找了一轮下来还是很灰心丧气的,当时在沈阳好一点的软件企业算东软了嘛,工资 2k 的样子,还优先要计算机系的。其他一些小企业我面试了一圈就拿过一个 offer,月薪 1200,看着这个月薪想着我1万6的学费就伤心。琢磨着现在是小本,想着要不还是读个研再出来就能和计算机系站在同一起跑线了,好多企业其实也就看最高学历嘛。

有了这想法决定了考研就放弃了找工,但时间已不多。考研目标也很明确就是报考的计算机系,那时还有公费研究生,想着万一考上公费还能省点。但结果总是不如人意啊,分数高不成低不就,够不上计算机系却足够上软件工程的了,所以学校把所有离计算机系差点的都调配去软工了,真是天意弄人。时不我待我也只好去读了,学费更贵了,一年2万,咬咬牙忍了。而且软工研究生(当时也是该专业第一届)只用读两年,计算机读三年。两年的研究生当时毕业时也被称为:小硕。

如今回头来看算是幸运的,只读两年实际真正为我省了一年的时间。由于软工属于新专业,当时本科两年囫囵吞枣的学了别人计算机四年的课程,有种消化不良的感觉。研究生阶段又花了一年的时间来补足基础和梳理体系,而研究生的第二年基本没课让去企业实习再找课题(软工的定位偏应用,所以课题也更实际而不是纯理论的)。然后就去学校旁边立信集团下的从兴电子实习,当时那里在做一个 OA 系统,我当然是搞不了什么核心的东东。在那里帮着整理些内部文档,了解了一些实际企业使用的技术栈,领一月一千的实习工资,用小道文章里的话说:纯属补贴社会。几个月下来倍觉无趣,又考虑将来也不会在这个公司呆就回到学校多读些书,找了导师选了个偏理论的方向作些研究。其实很多研究生最后的论文大部分是东拼西凑。如果说这阶段真正学到什么?应该不是知识,而是学习本身,就算研究生没白读了,受益终生。

一晃已研究生毕业十年了,参加了最近五年公司的校招。很遗憾的是,我面试的同学中十个里有八个都是研究生毕业,如今本科毕业生出来找工作的都像成了稀有动物。我就在想为什么现在读研的比例这么高了,要知道当时我考研属于十个里面有两个,而且当时考研确实不是我的首选。实际上在我招学生时我更偏向本科的同学,一个本科的同学出来工作三年如果稍微进取点都会比读研刚从学校出来的同学强些。而且如果抱着读研是为了找到更高薪的工作,我不太清楚现在研究生和本科的起步薪资有多大差距,当年华为来学校招时是研究生多 1k,腾讯全年高 2 万,平均一个月可能也就高 1k 多些。以起薪高低作为出发点去读研往往得不尝失,三年不算短啊。

也不能一棒子打死计算机读研的,我举个读计算机科学研究生的正面例子,他不仅读了硕还继续读博。他 2006 年在莱斯大学读计算机科学的本科,2009 到斯坦福读计算机科学的硕士,然后接着读博士。期间在 Facebook 之类的公司短暂实习过,从简历看 2014 已博士毕业,现在 salesforce 从事计算基础架构工作。他叫 Diego Ongaro 是 Raft 分布式一致性协议论文《In Search of an Understandable Consensus Algorithm》 的第一作者(正巧最近在读相关的论文),他的简历可在 Linkedin 查到,我觉得他这个研就读的很有价值啊。

有感而发就到此为止吧,感觉有点收不住。